北宋白釉官款花式口托盞(圖)
收藏快報
盞,通常指用於喝茶的碗杯類茶具。盞托是指放置茶盞的託盤。盞托多呈圓形,中間有作為承托的凸起的托圈,即托口。瓷盞托始見於東晉,南北朝開始流行,唐以後隨著飲茶之風盛行,盞托推陳出新,有的口沿捲曲作荷葉狀,頗為精美。明代托口微鼓,也有船形盞托,稱“茶舟”、“茶船”。清代盞托為圓形。
宋遼時期盞托幾乎成了茶盞的固定附件,托口較高,中間呈空心盞狀。定州博物館就藏有一件北宋白釉“官”款花式口托盞(圖1)。其高7.5釐米,口徑9釐米,足徑7.8釐米,於1969年在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盞、托一體,為高足盤接無底盞而成,盞圓口,口沿無釉,直壁,深腹;託盤弧形翹起,口呈五曲花瓣式,高足外撇;胎薄,質細白,釉色晶瑩透明;盤底足刻劃一行書“官”字(圖2)。
此北宋定窯托盞,官器無疑,外撇的圈足,給人四平八穩的感覺。五曲帶筋的荷葉托,滿含質感和張力,生動形象。規整精美的茶盞牢牢固定於盞托之上,素雅、豐滿,充滿神韻。此器是佛教信徒施給地宮最完美的器物之一,也是佛門必須的器物。禪僧禮佛前必須先吃茶,而且學禪務於不寐,不餐食,唯許飲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淨化、對自然的感悟和回歸,在靜思默想中,達到真我的境界。禪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淨淡泊、樸素自然、韻味雋永,恰是禪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歸宿。
禪宗之意在此器之上也有體現:渾然天成的荷葉底托,有筋脈的表現足矣;它像寬大的手掌,盡力地合攏,托著一顆價值連城的珍寶。盞壁光素無紋,反而收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詮釋了燦爛之極歸於平淡的至高境界;它是一顆放置於荷葉上的蓮蓬,給人豐收的喜悅,立刻叫人信心百倍,因為它演繹著春華秋實的勝景;它是一顆倒置於手中的切工完美火彩十足的寶石,無論誰的手掌,都會擺出珍視的姿態,欣賞它、愛護它。透過歷史的塵煙,我們有理由相信,用過此器品茗的人,亦應是當時的大徹大悟的得道之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