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Translate

顯示具有 有機寶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有機寶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教你輕鬆辨別真假琥珀


 


教你輕鬆辨別真假琥珀

  VOGUE時尚網 

 1.看浮力

  琥珀的密度在1.05-1.10之間,質地很輕,在飽和的食鹽水中會漂浮起來,而人工琥珀則會下沉,但此法對於辨別天然琥珀和壓制琥珀有缺陷,因為壓制琥珀是用琥珀首飾餘下的邊角料重新壓制而成,所以密度和天然琥珀相近。

  2.聞味道

  用燒熱的細針碰觸琥珀的表皮,天然琥珀會發黑,但是不是和細針想黏住,由於琥珀是樹脂形成所以在碰觸時還會有松香的味道散出,人工琥珀則會發生粘針現象,甚至散發出塑膠燃燒的氣味。

  3.辨光澤

  天然琥珀色澤溫潤柔和,人造琥珀則色冷且顏色生硬,天然琥珀在日光燈下,不同角度會折射出不同色彩,人工琥珀內部均勻則沒有這樣的效果,此外,將天然琥珀放在驗鈔機下會有螢光效果,人工琥珀卻不會變色。

  4.吸紙屑

  將琥珀在衣服上摩擦之後,天然琥珀會產生靜電,吸引小紙屑,而人工琥珀則不會。

  5.輕腐蝕

  用乙醚對琥珀首飾進行測試,指甲油洗甲水皆可,擦拭琥珀表面,天然琥珀不會又什麼反應,人工琥珀則會被腐蝕。


珍稀琥珀價格已上漲20至30倍


珍稀琥珀價格已上漲2030

  揚州晚報 

  琥珀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後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礦物。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琥珀既可入藥,亦可做裝飾品。  

  在中國,琥珀的身世很高貴,它不僅是佛教七寶之一,還是清代官員帽上的頂珠。而且國人對琥珀的收藏歷史悠久,《南史》中記載的潘貴妃的一件琥珀釧,價值相當於現在的170萬元。琥珀的珍貴由此可見一斑。

  琥珀藝術品過去在國際市場上行情平平,收藏者不多,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琥珀才開始在中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國流行,收藏者日益增多,價格也因此一路上漲。去年,一件日本丹山做琥珀五魚圖鼻煙壺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就拍出了57.5856萬元人民幣的高價。

  自2011年以來,鑒於天然琥珀的產量越來越少,其價格連年攀升。特別是天然琥珀當中的珍稀品種更是一石難求,如非常珍稀的綠珀、藍珀等,更上漲了2030倍。業內有這樣的預測:如果有投資者兩年前購買一塊天然琥珀,目前能升值50%100%。天然琥珀成了繼翡翠和和田玉之後,投資收藏熱的又一品類。

  天然琥珀的收藏價值,對生物學家或地質學家而言,在於它的歷史演變過程;于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來說,只有具備稀有內含生物或植物的天然琥珀,才稱得上是一件奇貨可居的寶貝。   

  但是天然琥珀很嬌氣,怕火、怕汽油、怕敲擊、怕曝曬、怕酒精。根據天然琥珀的不同顏色、特點劃分的品種為金珀、血珀、蟲珀、香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蠟珀、紅松脂等。依昆蟲的清晰程度、形狀大小、顏色決定其經濟價值。以顏色濃正且雜質不多者為佳。顏色以藍、綠色和血紅為好。天然血珀會有可見的內含物。最貴重的品種是包裹昆蟲的琥珀,以昆蟲清晰、形態栩栩如生、質地上乘、個體大、數量多為最佳。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樹脂變琥珀:半寶石造假嚴重


樹脂變琥珀:半寶石造假嚴重

  濱海時報 

  隨著中秋傳統節日日益臨近,天津多家珠寶市場再次紅火起來,然而,彩色寶石產品的“銷售量”與“投訴率”齊飛。昨日,記者從天津多家珠寶檢測站獲悉,近年來珠寶造假案例增速驚人,尤以琥珀、碧璽為多。

  【九成琥珀為“重熔”合成】

  記者走訪多家珠寶批發、零售市場瞭解到,造假產品多為“中間價格”的寶石。“這主要是由於太便宜的產品造假獲利空間有限;而較為昂貴的寶石產品消費者警惕性高,不太容易蒙混過關。”經營寶石玉器生意多年的劉冬生介紹道,目前市場上,摩斯硬度在6.5—7.5之間、每克拉價格在200—5000元之間的“半寶石”產品,成為了不法商家的集中造假對象。儘管今年琥珀身價飛漲,上等品種每克已賣到了上千元,但琥珀仍屬於彩色寶石中價格較低的品種,僅能以半寶石稱呼。“而這種半寶石的造假事件最為嚴重,並隨著價格的飛漲呈上升態勢。”天津市寶玉石鑒定中心張大平表示,目前,市場上價格在幾百元的琥珀九成以上是以重熔再造和樹脂製成的。

  【投資收藏價值為零】 

  “重熔指的是不法商家將小塊顆粒狀琥珀高溫熔解,塑造成大塊琥珀賣出高價。這類造假很難用肉眼鑒別,必須送專業機構用光譜儀器鑒定。而樹脂的外形、質地均與琥珀類似,但價格卻不到天然琥珀的百分之一,以此造假,幾十元成本賣出幾千元高價,矇騙消費者。”張大平向記者透露,除琥珀外,運用重熔、重塑的手法加工“碧璽”也較為常見。通常情況下,天然碧璽標本都含有大量的棉絮狀雜質,俗稱“花玉”,而在珠寶收藏中,雜質含量越少才越有收藏價值。為此,不法商家為碧璽“洗澡”,將其中的雜質沖乾淨,再在縫隙處注入柔軟的膠體“重塑”碧璽,外觀是改善了,收藏價值卻降低為零。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蜜蠟受捧源于其資源稀缺


蜜蠟受捧源于其資源稀缺

   山西新聞網-山西晚報

 常言道:千年琥珀,萬年蜜蠟。蜜蠟作為琥珀的一個品種,被製作成各式手串、飾品,因其形成年代漫長,再加之資源稀缺,近幾年蜜蠟的價格呈現一路攀升的狀況,特別是一些年代久遠、有收藏價值的老蜜蠟,價格三年來漲了10倍,貴超鑽石。

  蜜蠟受捧源于其資源稀缺

  蜜蠟是數萬年乃至一億年前的松樹、楓樹等樹種的樹脂埋在地下,與空氣、水源、土壤等礦物質發生作用而融合形成的一種有機寶石,正是由於蜜蠟形成的年代要比琥珀更加久遠,所以產量非常稀少。

  據收藏家要慧罡介紹:古玩收藏比較看好的都是舊東西,所以在收藏圈裡,上等的蜜蠟一般都是老貨。伴隨著蜜蠟被人們漸漸熟知,加之這種有機寶石的稀缺性,蜜蠟的價格也在這幾年一翻再翻。記者走訪省城蜜蠟市場發現,市場上在售的蜜蠟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近兩年,追捧蜜蠟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據S&A賽吉琥珀工作人員介紹:蜜蠟串成的手串,不管是108顆珠子的,還是216顆珠子的,都賣得非常好。記者注意到,櫃檯裡一串108顆的蜜蠟珠子,價格從3000元到10000元不等。

   蜜蠟越老越值錢

  據鄭青介紹:世界上出產蜜蠟的地方很少,現存的蜜蠟中品質最好的還要數丹麥出產的蜜蠟。因為它顏色含蓄純正,基本不透明。在國內撫順的煤礦裡就有少量的蜜蠟和琥珀產出,現存的一些蜜蠟珠子很多都是撫順出產的。

  蜜蠟有新、老之分,如果是普通愛好者可以更多關注新蜜蠟,而專業藏家和投資者的首選則是上乘的老蜜蠟。在市場中,品相中等偏上的老蜜蠟,其身價以克計算,超出了黃金的價格,每克五百元至八百元不等。“對於收藏投資者來說,老蜜蠟將來漲幅空間不可估量,因此即便現價貴一些,收藏者還是會去尋找老蜜蠟。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批發價一百元一克的蜜蠟,零售價可以賣到五百元一克,甚至更高的價格。蜜蠟根據大小和品相不同,價格相差較大,但是現在無論是低檔的還是高檔的,價格都在上漲。其中老蜜蠟,價格更是三年暴漲了十倍。

  蜜蠟價格上漲或成必然趨勢

  正所謂水漲船高,隨著珠寶行業一路走俏,蜜蠟的價格也在近三年迅速攀升。收藏蜜蠟的圈裡人都認為,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蜜蠟的價格還將持續上漲。“蜜蠟,特別是產自波羅的海的蜜蠟,開採量已經慢慢在減少了,因此不排除繼續升值的可能。”鄭青說道:“無論是作為首飾用的普通蜜蠟,還是作為收藏級的高檔老蜜蠟,都在以連番上漲的高價趕超傳統的珠寶。”“蜜蠟的價格一般是根據其重量和質地來算,一般來說,蜜蠟雜質越少、密度越高則越貴。”蜜蠟藏家要慧罡表示:選購老蜜蠟不要僅局限于形態,其實圓珠、桶子、餅子形狀的蜜蠟都有收藏價值。但是相對而言,餅子的性價比更高,適合普通玩家買來把玩收藏,感受蜜蠟之美;而數量稀少的圓珠和桶子則比較適合高端一些的玩家。

因此選購蜜蠟時首先要看品相,如果有殘印、新磕、形狀不端莊的,最好不要購買;其次看顏色和皮殼,通常皮殼老結、顏色發紅的蜜蠟年份更老,因而絕大多數藏友都喜歡很紅的老蠟。想知道買的蜜蠟,是不是天然的老蜜蠟,可以選用專業設備買觀察紋路,避免假貨。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優質蜜蠟稀缺價格暴漲正常


優質蜜蠟稀缺價格暴漲正常

  大洋網-廣州日報 

   蜜蠟頗具靈性 億年才能形成

  按現代科學和珠寶學觀點,蜜蠟、琥珀同屬於有機寶石,需要在地下千萬年甚至上億年才能形成,所以蜜蠟保留了遠古時代的生物、地質、氣候等多方面的物證。不過,不少人對蜜蠟、琥珀的概念含混不清,只能識別它們都是樹脂的古老化石。實際上,新開採出來的蜜蠟只有一種,就是黃色的、內含朦朧、不透明至半透明的。有研究表明,蜜蠟來源於一些已經在地球上絕種的樹脂,比琥珀要古老得多。產出琥珀的地方很多,有緬甸、中國、俄羅斯、波蘭、丹麥、羅馬尼亞等地,但產出蜜蠟的地方並不多。按存世的蜜蠟來看,丹麥出產的最好,都是浮在海面上漂過來的,顏色含蓄,基本不存在透明部分,很純,頗受世人喜愛。

  存世的蜜蠟基本可歸類為兩種:一種是中國撫順產的,以藏傳佛教常使用的珠子為准;另一種是產地尚不明確但流傳在阿拉伯伊斯蘭地區的,以三十三子完整一串為特點。後者的質地更好一些,純淨、半透明,原先的顏色也是明黃為主,時間長了就接近深黃或紅色。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蜜蠟是極有靈性的寶物,是佛教七寶之一,借助它靈修,功效倍增;按照傳統醫學的觀點,它是一種良藥,可安神、利尿、治療風濕病,譬如《山海經》說“佩之無瘕疾”,意思是經常佩戴不容易生病。

  稀有程度上升導致漲價

  最近,蜜蠟市場異常火熱,雖然根據大小和品相不同,價格相差較大,但現在無論低檔還是高檔的蜜蠟,價格都在上漲,成為了收藏的熱門“新秀”。一個重18.4克的普通蜜蠟佛雕,三年前零售價僅500多元,現在已賣至6900元;而一件老蜜蠟項鍊,現在售價49萬元。

  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王雅玫分析認為,蜜蠟價格上漲客觀地說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國內市場的上乘蜜蠟多進口於波羅的海地區,現在原產地的批發價格普遍上漲,因此導致國內的零售價格也相應增加,而且增幅較大;其次是收藏蜜蠟的人越來越多,需求量增大也會刺激價格上漲。

  除此之外,商家、市場的宣傳也是蜜蠟價格暴漲的重要因素。

  不少商家表示,近期接到的蜜蠟訂單源源不絕,供不應求。他們表示,蜜蠟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開採量已經在慢慢減少,尤其是產自波羅的海的蜜蠟,因此還有繼續升值的巨大空間。

  而中科院廣州地化所博士王春雲則表示,蜜蠟價格暴漲,絕大部分原因是商家的大肆炒作,“與鑽石相比,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鑽石被戴比爾斯公司壟斷,而蜜蠟的產地是由無數個公司控制的,公司之間存在價格競爭,在這種有競爭的商業環境中,蜜蠟不可能價超鑽石,現在的暴漲,偏離了蜜蠟的實際價值。”不過,他也坦承,蜜蠟因為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在稀有度達到一定程度時,總體價格會有逐漸上揚的趨勢。

  贗品混搭老蜜蠟

  肉眼難以辨真假

  現在市場上的蜜蠟真假難辨,不良商販以次充好,魚目混珠,是混淆收藏者的一大難題。山東省地質科學試驗研究院岩石礦物研究所國家鑒定師李濟告訴記者,蜜蠟造假的很多,大部分用一些樹脂類的原材料,做出來非常像,老蜜蠟和現代仿製的蜜蠟放在一起,肉眼很難區分。“制假橫行和國家對蜜蠟的真假鑒定做得不到位有關係,蜜蠟的真假鑒定一直沒有統一標準,這樣就缺乏大家都認可的鑒定依據。很多國家級的鑒定機構會選擇回避鑒定蜜蠟,連證書都不出具,這讓造假者鑽了空子。”

  李濟認為,蜜蠟真偽的鑒定歸根結底還是要用科學的儀器、實驗、資料來說話,光憑感覺不行。王雅玫告訴記者,現在國內檢測一般用紅外光譜儀、拉曼光譜等大型儀器,可以對蜜蠟的真假進行較為準確的檢測。

  蜜蠟鑒別

  如何鑒別蜜蠟,王春雲等人提出了一些比較簡單的方法:

  一、鹽水浸泡:可將蜜蠟放在飽和的鹽水中,因為蜜蠟的密度在1.05-1.10之間,所以在鹽水中可以浮起來,而普通的塑膠、玻璃均會下沉。但是,王雅玫提醒藏家使用鹽水檢測方法要慎而又慎,“現在的蜜蠟造假也逐漸高明,玻璃或塑膠制的假蜜蠟不僅外形接近真品,而且密度也相差無幾,在鹽水中也有可能漂浮起來。”

  二、借助儀器:用10倍放大鏡看蜜蠟內部的生長紋和氣泡,真蜜蠟中的氣泡多為圓形,而現代壓制的仿品氣泡多為長扁形;

  三、憑藉經驗:蜜蠟屬中性有機寶石,夏日戴不會很熱,冬日戴不會太涼,很溫和。而用玻璃或玉髓仿製會有冰冰的、很沉的感覺。

  此外,還可用刀削針挑,蜜蠟會呈粉末狀,塑膠則會成卷片。但這類方法對蜜蠟本身有所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