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Translate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優質蜜蠟稀缺價格暴漲正常


優質蜜蠟稀缺價格暴漲正常

  大洋網-廣州日報 

   蜜蠟頗具靈性 億年才能形成

  按現代科學和珠寶學觀點,蜜蠟、琥珀同屬於有機寶石,需要在地下千萬年甚至上億年才能形成,所以蜜蠟保留了遠古時代的生物、地質、氣候等多方面的物證。不過,不少人對蜜蠟、琥珀的概念含混不清,只能識別它們都是樹脂的古老化石。實際上,新開採出來的蜜蠟只有一種,就是黃色的、內含朦朧、不透明至半透明的。有研究表明,蜜蠟來源於一些已經在地球上絕種的樹脂,比琥珀要古老得多。產出琥珀的地方很多,有緬甸、中國、俄羅斯、波蘭、丹麥、羅馬尼亞等地,但產出蜜蠟的地方並不多。按存世的蜜蠟來看,丹麥出產的最好,都是浮在海面上漂過來的,顏色含蓄,基本不存在透明部分,很純,頗受世人喜愛。

  存世的蜜蠟基本可歸類為兩種:一種是中國撫順產的,以藏傳佛教常使用的珠子為准;另一種是產地尚不明確但流傳在阿拉伯伊斯蘭地區的,以三十三子完整一串為特點。後者的質地更好一些,純淨、半透明,原先的顏色也是明黃為主,時間長了就接近深黃或紅色。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蜜蠟是極有靈性的寶物,是佛教七寶之一,借助它靈修,功效倍增;按照傳統醫學的觀點,它是一種良藥,可安神、利尿、治療風濕病,譬如《山海經》說“佩之無瘕疾”,意思是經常佩戴不容易生病。

  稀有程度上升導致漲價

  最近,蜜蠟市場異常火熱,雖然根據大小和品相不同,價格相差較大,但現在無論低檔還是高檔的蜜蠟,價格都在上漲,成為了收藏的熱門“新秀”。一個重18.4克的普通蜜蠟佛雕,三年前零售價僅500多元,現在已賣至6900元;而一件老蜜蠟項鍊,現在售價49萬元。

  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王雅玫分析認為,蜜蠟價格上漲客觀地說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國內市場的上乘蜜蠟多進口於波羅的海地區,現在原產地的批發價格普遍上漲,因此導致國內的零售價格也相應增加,而且增幅較大;其次是收藏蜜蠟的人越來越多,需求量增大也會刺激價格上漲。

  除此之外,商家、市場的宣傳也是蜜蠟價格暴漲的重要因素。

  不少商家表示,近期接到的蜜蠟訂單源源不絕,供不應求。他們表示,蜜蠟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開採量已經在慢慢減少,尤其是產自波羅的海的蜜蠟,因此還有繼續升值的巨大空間。

  而中科院廣州地化所博士王春雲則表示,蜜蠟價格暴漲,絕大部分原因是商家的大肆炒作,“與鑽石相比,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鑽石被戴比爾斯公司壟斷,而蜜蠟的產地是由無數個公司控制的,公司之間存在價格競爭,在這種有競爭的商業環境中,蜜蠟不可能價超鑽石,現在的暴漲,偏離了蜜蠟的實際價值。”不過,他也坦承,蜜蠟因為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在稀有度達到一定程度時,總體價格會有逐漸上揚的趨勢。

  贗品混搭老蜜蠟

  肉眼難以辨真假

  現在市場上的蜜蠟真假難辨,不良商販以次充好,魚目混珠,是混淆收藏者的一大難題。山東省地質科學試驗研究院岩石礦物研究所國家鑒定師李濟告訴記者,蜜蠟造假的很多,大部分用一些樹脂類的原材料,做出來非常像,老蜜蠟和現代仿製的蜜蠟放在一起,肉眼很難區分。“制假橫行和國家對蜜蠟的真假鑒定做得不到位有關係,蜜蠟的真假鑒定一直沒有統一標準,這樣就缺乏大家都認可的鑒定依據。很多國家級的鑒定機構會選擇回避鑒定蜜蠟,連證書都不出具,這讓造假者鑽了空子。”

  李濟認為,蜜蠟真偽的鑒定歸根結底還是要用科學的儀器、實驗、資料來說話,光憑感覺不行。王雅玫告訴記者,現在國內檢測一般用紅外光譜儀、拉曼光譜等大型儀器,可以對蜜蠟的真假進行較為準確的檢測。

  蜜蠟鑒別

  如何鑒別蜜蠟,王春雲等人提出了一些比較簡單的方法:

  一、鹽水浸泡:可將蜜蠟放在飽和的鹽水中,因為蜜蠟的密度在1.05-1.10之間,所以在鹽水中可以浮起來,而普通的塑膠、玻璃均會下沉。但是,王雅玫提醒藏家使用鹽水檢測方法要慎而又慎,“現在的蜜蠟造假也逐漸高明,玻璃或塑膠制的假蜜蠟不僅外形接近真品,而且密度也相差無幾,在鹽水中也有可能漂浮起來。”

  二、借助儀器:用10倍放大鏡看蜜蠟內部的生長紋和氣泡,真蜜蠟中的氣泡多為圓形,而現代壓制的仿品氣泡多為長扁形;

  三、憑藉經驗:蜜蠟屬中性有機寶石,夏日戴不會很熱,冬日戴不會太涼,很溫和。而用玻璃或玉髓仿製會有冰冰的、很沉的感覺。

  此外,還可用刀削針挑,蜜蠟會呈粉末狀,塑膠則會成卷片。但這類方法對蜜蠟本身有所損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