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Translate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清代老象牙特徵鑒別及老象牙保養


清代老象牙特徵鑒別及老象牙保養

新浪博客

老象牙在各古玩、文玩市場頻頻出現,備受藏家關注,其價格也不斷攀升。隨之出現了不少老象牙的仿品。

  老象牙仿品大致分為兩類:

  1、象牙做舊(通過各種液體浸泡、暴曬等手段,讓象牙變色、開裂)

  2、假象牙(骨製品或人工合成)

  不管怎麼造假,我們把握住老象牙的一些關鍵特徵,儘量少吃藥。

  1、老象牙製品有著獨特的光澤和潤度,真正的老牙有著厚重的包漿,而且深淺不一,裸露或人接觸較多的地方,包漿猶如一層琥珀,呈現半透光澤,讓人愛不釋手。

  2、老象牙器物外貌還會呈現一根根短頭髮絲樣的“雀絲”,年代越久“雀絲”越多、越黑、越深和越長,直至變成大裂。

  3、我們看老象牙的“雀絲”,有粗、有細、有深、有淺,這樣才是對的。

  4、光有“雀絲”沒有包漿的要注意了。

  5、老象牙的包漿,清代早期的牙雕外貌光彩呈深黃色,中期呈薑黃色,晚期到民國呈淺蜜色或者灰白色。而且時期越久包漿越厚,越接近現代,包漿只是薄薄一層。

  通常做舊手段:

  浸泡、熱脹冷縮、染色、熏烤等等。

  做舊的象牙器物,其色澤是為突顯古舊故意染黃或熏黃的,所以看上去顏色較新,往往是在象牙表面很淺的的一層,而不是象牙經年久月慢慢氧化導致的那種古樸的黃色。表皮有色卻無光,雀絲的裂痕也不自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