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收藏:最給力的防潮技巧
大洋網-廣州日報
對收藏者來說,廣東的潮濕天氣無疑是字畫的“天敵”,這也直接導致在廣東地區保存的古代字畫多為明清時期的作品。剛剛入門收藏書畫時,岳先生就曾吃過大虧——他不但沒針對“回南天”構築任何“防禦工事”,還把收藏的字畫放在封閉的閣樓裡。結果在格外潮濕那段時間過去後,他竟發現心愛的寶貝已經“損手爛腳”。
第二年,岳先生早早做足功課,除了把書畫放在密封的樟木箱裡,還“裝備”了抽濕盒,以為可以加強吸濕的效果。沒想到過了回南天打開樟木箱一看,抽濕盒卻莫名其妙地翻倒,粉紅色的液體把一箱子書畫都染了色。“連續兩年的失敗,真令我懊喪不已而又哭笑不得。”此後,他痛定思痛,一面不恥下問請教專家,一面總結經驗,試圖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護藏品的方法。
專家:矽膠防潮最給力
廣東省博物館書畫修復保護專家李濤告訴記者,這種書畫發黴甚至潰爛的情況在嶺南地區非常普遍。事實上,民間歷來有傳統的字畫防潮“土方”:一種是在字畫間撒上些幹辣椒,用來吸收一定水分,但也有行家認為辣椒的味道和成分可能對字畫有些影響;另一種是放置品質過硬的炮仗,因為炮仗內有硫黃,不但能夠除濕還可除蟲。不過,這些“土方”已逐漸被淘汰,更多的收藏者開始使用乾燥劑。
按什麼步驟保存書畫最規範?很多家庭都喜歡把書畫作品掛在牆上,李濤建議最好要裝框,其次不要把書畫掛在“冷牆”上(即房間中最遠離陽光的牆)。帶框懸掛的字畫在最潮濕的時候,鏡框外常常蒙著水珠,這時就要用報紙擦乾水珠,且最好24小時開空調抽濕,保持恒溫狀態。
密封木箱是“自然空調”
書畫怎麼樣才能獲得最好的“休息”?“在回南天來到之前,就要先‘備戰’。”岳先生建議,收藏者先要注意用報紙包住字畫,放到密封的塑膠袋中,防止受潮。他認為,在潮濕的天氣裡最好儘量少打開密封袋,等到回南天完全過後,才可以打開,換報紙和包裝。
不過李濤則認為在回南天期間,最好也要檢查字畫的情況,以免因為保存失當而出現發黴現象。他還強調,最好使用密封的樟木箱放置包裝好的字畫:“密封的木箱是書畫‘自然空調’,可以在乾燥時釋放一定的水分,濕潤的時候又可以吸收一定的水分。千萬不能使用鐵皮箱或者鍍金鐵板箱。”
已經受潮怎麼辦
不要想當然用布擦字畫
如果發現書畫已經受潮了,又該怎麼處理呢?岳先生的觀點是收藏者儘量不要急於自己處理,比如他曾想當然地用幹布擦字畫,結果越擦越花,把字畫都擦壞了。他認為還是要諮詢專家意見,如果字畫出現了黴點,有可能必須重新裝裱:“有的朋友急於立刻解決問題,送去重裱,並不知道春天是最差的裱畫時機,字畫有可能以後更容易發黴。而秋天秋高氣爽最適合裱畫。”
現在,岳先生在家專門辟出一間房間放置自己的藏品,還專門裝上了空調,目的就是保持恒溫,並且可以適當抽濕。在這個“小倉庫”裡,他放置了幾口大樟木箱子,均用來收藏字畫;牆上懸掛的字畫均帶有木框和玻璃。
其他藏品
郵票紙幣受潮可自然“烘乾”
由於“回南天”對瓷器、銅器沒有特別的影響,特別是瓷器最不懼怕潮濕天氣的藏品,因此岳先生把自己收藏的瓷器和銅器都放到客廳擺放。而好的硬木一般不怕濕,所以岳先生也放心地繼續正常使用自己的一整套紅木傢俱。
不過,當“回南天”愈演愈烈,直到連地板和牆壁都不住地滲水時,他就會把傢俱從出水的地方移開或墊高:“一般大品牌的紅木傢俱不需特別處理,如地面真的太濕,可適當架高或鋪上報紙。”
此外,郵票和紙幣也是“回南天”裡的“難兄難弟”。據岳先生介紹,郵票和紙幣受潮後,可選擇在風和日麗、空氣乾燥之時將其放置在陰暗處,利用空氣中的熱量將其自然“烘乾”:“如果受潮情況非常嚴重,一定要及時向專家求助,別再自己盲目‘試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